DC 4月5号上映的《雷霆沙赞!》票房会超过漫威的《惊奇队长》吗
我是维赛迪,我来回答。
先放结论,全球基本不可能,天朝有机会。
截止到今天,《惊奇队长》的全球票房5.94亿美元,已经接近6亿大关。
北美走势不错,有望突破4亿美元大关(北美地区的票房,4亿是一个坎)。
虽然全球各地区的票房没有预想中那么火爆,但鉴于档期之内基本无敌手,综合票房至少能达到9~10亿美元的区间。
《雷霆沙赞》虽然是DC最新推出的电影,而且试映评价都相当不错。
这个可能性真的不大,因为惊奇队长预估整体票房有十亿美元左右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雷霆沙赞》只是dc宇宙中的一位正常的英雄,而惊奇队长谁漫威世界的救世主,惊奇队长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漫威粉丝不得不看的一部电影,要不然剧情就连不上,而沙赞是独立英雄从流量来看略逊色惊奇队长。
二 沙赞的设定有点像漫威中的死侍,都是以幽默风趣让人买票的电影,观众能看到超级英雄的,他是消耗品而不是必需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在观众买票观看的欲望大减。我个人估计票房成绩应该是和死侍差不多。
三 沙赞是正义联盟毕竟边缘的一位英雄粉丝比起其他英雄来说比较少自然受众就少。
如果超过惊奇队长只有几种情况
一 风评比起漫威惊奇队长好很多,因为惊奇队长不惊不奇令人失望。用惊奇队长的热度增加沙赞的热度
二 风趣幽默的电影更适合当下放映,如果受众多想看一部搞笑的英雄片也会买票,毕竟这种英雄不多 死侍二的成功就看到了这点。
三 剧情比惊奇队长设计的有意思,这点是最好突破的一点因为惊奇队长没有一个真正的反派这是英雄电影中比较少见的一个大问题
不知道题主问的是全球还是国内票房,国内方面,《雷霆沙赞!》已经确认4月5日同步北美上映,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雷霆沙赞!》要超越《惊奇队长》的票房有很大难度,原因如下:
《惊奇队长》是3月8日上映,《复联4》北美4月底上映,《雷霆沙赞!》刚好夹在《惊奇队长》和《复4》的中间。
大家都知道《惊奇队长》是《复联4》的前胃菜,连前胃菜在国内都达到10亿左右的体量,可想而知《复4》的体量和市场期待度有多大。从热度和体量上来说,《雷霆沙赞!》肯定不及《复4》。
更要命的是《雷霆沙赞!》和《惊奇队长》以及《复联4》属于同一类型的超英片,可以说市场受众是重叠的。如此,前期受众已经给《惊奇队长》消耗一波,大家又把更大的热情和期望值放在后头的《复联4》上。
《雷霆沙赞!》尴尬的夹心饼地位可想而知。
这里说的能量是指市场消费能量。指某个时间段为某部影片、某个档期所积蓄的市场消费力。比如:春节档前的一大段冷淡期我们就可以看作是为春节档的影片积蓄能量。
我们现在来看《雷霆沙赞!》的市场积蓄能量,3月8日上映的《惊奇队长》已经消耗掉一部分能量(而且这部分消耗的消费力完全跟它的受众相同)。
要命的是,14日上映的《比悲伤更悲伤的事》出乎预料地大爆,《悲伤》目前的情况可以走到《雷霆沙赞!》上映前。
可以说《悲伤》的意外崛起很大程度上已经释放了《雷霆沙赞!》上映前的市场购买力,这对《雷霆沙赞!》绝对是严重的打击。
而且,《雷霆沙赞!》后面还有虎视眈眈的《复联4》
一.档期
《雷霆沙赞!》上映时间刚好是清明小假期,这对其票房加成有一定的作用;
二.内容
谢邀
这个不太好说。
从预告片品质来讲这个傻大个确实很吸引人且dc 更改以往作风不再像最初的诺导三部曲靠拢了。
惊奇队长可以取得佳绩与《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相呼应有很大关系。一开始的爆发票房预测会比《惊奇队长》逊色,而票房的最终决定权,应该在观众的口碑效应里,如果影片够出色排片合理,如果想超越并不是难事。
从全球票房和国内票房来说,很有可能,国内票房从海王之后DC也算是亮眼了一把,国内电影注重口碑,从国外对沙赞的试映来看,沙赞的口碑比惊奇要好很多,而且沙赞属于搞笑合家欢的类型,老少皆宜,在国外特别是北美地区,沙赞的人气要比惊奇队长更高,在漫画英雄人气排行上沙赞曾经一度超越超人成为最受欢迎的英雄角色
截止到4月13日,2019年内地票房破200亿,你预估今年内地总票房会达到多少
今年已经经过了贺岁档,还有这段零零散散的档期,票房已经达到了三百亿,那么之后的到暑期档和国庆档,票房达到600亿应该没什么问题,再加上19年贺岁档之前的这段时间,应该有个七百亿到八百亿左右。
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年度票房559.11亿,2018年票房达到609.76亿元,观影人次17.16亿人次。
而从2011年—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出入从130亿—609.76亿,短短八年时间,增长了4.7倍。而观影人次,也从2016年的13.7亿人次,增长到2018年17.16亿人次。
因此纵观整个票房和观影人次来看,201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预计可达650亿左右,而观影人次也预计突破18亿人次。
4月国产佳作扎堆,《头号玩家》会成为票房赢家吗
绝对会的,就照《头号玩家》现在的势头来看,过20亿也不是没有可能,国产片对其冲击不大基本上够不成威胁,《复联3》五月份大陆上映,4月份票房冠军《头号玩家》基本稳了。
《头号玩家》势头的确很猛,截至目前,内地的票房已经超过9亿元人民币,可以说是在普遍低迷的3月份末期创造了一个观影高点。其中它的两次波峰出现在上映第二天的3月31日,当日收入1亿4千万元票房,而第二个波峰则是在4月5日,有1亿5千万元票房,今天4月6日,同样收入1亿4千万。
《头号玩家》的票房成功,一方面是归功于档期。因为清明节小长假是在星期四开始,因此相当于它的波谷时段缩小了两天,可别小看两天时间,这会让话题度保持一个很强的黏性,上一个周末观看电影之后觉得不错的观众,会依靠口口相传或是网络传播,让《头号玩家》的口碑大幅度上涨,而观众积累下来的观影热情,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有机会释放:清明节大家都有空去看电影。
另一方面成功则是该片符合时下年轻人的欣赏口味。斯皮尔伯格这回把游戏当中的类似VR虚拟空间的成分融入到电影里,片中角色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闯关,而电影镜头则带领观众体验了一把在游戏中一往无前的快感。比如影片刚开始没多久的那场闯关镜头,金刚、恐龙、大铁锤,以及飞驰的汽车,让观众体验了一回“速度与激情”,看起来那是相当过瘾。
不过《头号玩家》的热度能保持多久呢?在明天的清明节小长假最后一天它依然会有强大的吸金实力,但是在之后会因工作日的原因而放缓增长速度。而且下周五《狂暴巨兽》马上也要上映了,这部同样是好莱坞大制作的特效电影,也会来一次超强的视听轰炸,《头号玩家》的优势即将终结。
4月份的确是国产片集体发力的时间段。因为这个月仅有一部《狂暴巨兽》引进,因此留给国产片大把的展示时间,然而目前来看,这些国产商业片和文艺片都没有很高的关注度,比如《心迷宫》导演忻钰坤的第二部作品《暴裂无声》,尽管有了新的尝试,思想性也大大提高,可是票房却不佳,上映三天还没过3000万票房,恐怕过亿也够呛了。《奇葩朵朵》则因内容太过于雷人,口碑不好,票房也不好。唯独能有好口碑的《中邪》却莫名其妙撤档了。
因此这个月国产片以数量取胜,但竞争力并不强,因此唯一可能有些发挥余地的,还得指望月底的五一小长假档期,《后来的我们》《幕后玩家》《战神纪》《低压槽》等兴许才有创造票房的可能性。
(鲸鱼君)
2019年1月到4月中旬,中国票房已突破200亿,你怎么看
流浪地球就贡献了四分之一。拿我个人做例子,每次买票都是四张,一家人整整齐齐一个都不能少,去年我们一家看了起码二十多部电影,而今年到现在只看了三部。前两年看电影是礼拜六全家外面搓一顿,之后就看电影,基本不挑片,垃圾也看。今年每个礼拜依然外面搓一顿,但选电影的时候看着一坨垃圾也卖50一张票我就不爽了,取消了日常电影安排,改为花几百带孩子去游乐场玩游戏机。最近的妇联四会去看,以后不是口碑佳片就不会看了。我全家一年纯收入50万左右,没有债务,因为不爽票价的原因我都改变了生活习惯,更何况债务在身的其他人呢。
先把服务费刨除再说!国际上只承认分帐票房,而我们常常统计含电商服务费票房。这首先数据就不对等。再者,单影院,单银幕票房一直在下滑,守法经营的影院入不敷出。所以200亿也好,600亿也罢,就那么回事儿。
这个正常,不过是中国国力强盛起来的一个侧面而已。我不想在这两百亿里面去扒出石头沙子之类的东西,因为别人已经去做了。
想说的首先是,这一点别人已经发现了,而且开始逐步重视起中国内地电影业这个市场来,《复联4》在中国内地先于美国上映,就证明了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国内影视从业者是否发现了,但是我愿意相信他们,因为我只能相信他们,并且期望他们在不远的将来能够拿出更多的好作品。做到这一点,我们将会看到可喜的一幕,国人不仅追捧好莱坞大片,同样也会力顶国产佳片,200亿算少了,在此,我想引用《叶问》中的一句非常有底气的话——我要打十个!关键是我们要拿得出那么有底气的作品来。
其次,当你的蛋糕做得越来越大,想跑来跟你分一杯羹的家伙就会越多,人家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比如说,拍出更多更好更劲的电影摆到你的台面上,跟你合资合拍电影,甚至连人家的演员、导演也开始走向内地……我也不知道国内影视从业者是否重视这一点,尽管现在看来,仿佛还挺早,不过,天就快蒙蒙亮了,就怕人家比自己更为重视这件事情!
《巨齿鲨》、《复联4》只是开始,呵呵,我这是在杞人忧天——————吗?
题目下的好多回答完全不知所云(不是全部),其中一个加V的媒体就复制了个新闻报道,不知道有没有看问题,估计自己在说什么都不知道。
电影市场并没有200亿显示的那么光鲜,仅仅通过增加荧幕和排片对票房增长收效胜微
200亿,不得了呀,如果全年票房是平均分布的,那意味着2019年的票房收入将达到685亿人民币。去年的票房是609亿人民币,那么增长率将是12%,看起来似乎比去年9%的增长率要好。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不谈档期只谈票房是耍流氓
1月到4月中旬,这期间包括了全年最重要的春节档——也是全年票房最高的档期(另一个是7、8月的暑期档)。去年总票房的前十中,有3部是春节档,其中2部还是前两名。
所以第一季度的票房必然是很高的。毕竟全球第二大票仓的最佳档期。但是放到全年和北美还是有差距。所以不能被一季度的票房迷惑。